我国就业的新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稳中有增
与第四次经济普查相比,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继续增加。2023年末,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9亿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5万人,增长11.9%。
就业结构呈现新变化
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减少,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幅增加。2023年末,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4亿人,比2018年末减少826万人,下降4.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2.65亿人,增加了5401万人,增长25.6%。
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就业能力增强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一些工业生产环节被分离出来成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导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部分转移到第三产业,从而带来从业结构的变化。
新兴服务业为扩大就业提供新机遇
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为就业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大量的灵活就业岗位。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
稳就业政策效果显著
自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就业优先政策的深入实施,形成了全面有效的稳岗扩就业政策支持体系。例如,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9万人,同比增加27万人。
新职业的出现为求职者提供更多选择
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布局过程中,新职业的出现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样的就业选择,催生了新的就业增长点。
这些新变化表明,我国就业市场正逐步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新业态转型,就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同时,政府实施的稳就业政策也为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