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六晚,佛山妇女进行摆七夕(又叫摆慕仙)的活动,为把摆慕仙搞得热闹,在前一年就广招未婚姐妹集资入会,称为七姐会,头年埋会(准备),次年以七姐会名义摆七夕。
从农历五、六月起,姑娘们就开始制作工艺品,有用布绣成的牛郎会织女、三英战吕布等故事人物,也有用芝麻砌成花瓶,台椅,也有用通草制作的花鸟等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初六晚集中陈列,在大庭院或天井的八仙桌上(一般有三、四张桌并排着)。
桌上摆上慕仙秧两钵,用红纸环套秧的四周,钵中央点燃小油壶灯并罩上玻璃罩;用盘子砌五洞棋(红、白、黄及有豆沙馅的小饼,状如棋子)最通常是砌至七层或九层的塔形;生果盘:有榄、油柑子、菱角、鸡心柿、香蕉等(均尽心砌成各种形状);摆上时花,花的品种中必有千日红(佛山人称千日娇),还摆上斋菜一盘。
当晚12时,姐妹们穿戴整齐,向天跪拜;请道人(喃无先生)诵经开坛,请大戏班演剧或女令唱曲助兴,通宵达旦,一连三晚,本地姐妹及群众多于初六晚前往看七夕,品评谁家姑娘手巧;四乡群众多在初七、初八白天赶来观赏。初八晚散集,晚饭后,姐妹们跪拜毕,将陈列品收起,入会姐妹分派果饼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