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这一传统佳节,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色彩,成为了文人墨客挥洒才华的源泉。以下是一些著名的重阳节诗词,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节日的习俗、情感和景象。
《旅中重阳》
作者:司空图
内容: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重阳》
作者:赵嘏
内容: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作者:李郢
内容: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烟阙云中见,严城斗外看。
《千秋岁·重阳来未》
作者:彭子翔
内容:重阳来未。谁领黄花意。
斟玉醑,歌金缕。云山笼瑞彩,风月溶清气。
北山顶,寿星一点光无际。
六十今朝是。甲子从头起。
堂堂去,千千岁。是非华表鹤,深浅蓬莱水。
翁不管,年年先共黄花醉。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
作者:张登
内容: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
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内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作者:卢照邻
内容: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日齐安登高》
作者:杜牧
内容: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得新字》
作者:孟浩然
内容: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这些诗词不仅反映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们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故乡的深切思念。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重阳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