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就业体制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70年代,就业制度主要是国家统包统配,即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计划,统一安排就业,包括分配工作、确定工资等。
具体到70后的就业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国家干部待遇与技术岗位
7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享受国家干部待遇,并根据所学专业分配到不同的工厂和机关。分配到工厂的一般都是技术专业的,从事技术岗位。
由于70年代流行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分配到技术岗位的大学生和工人一样,在一线车间工作。那时候第一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工资是45元,相当于工人三级工的工资。
农村劳动力转移
由于工业的发展,城镇人口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开始面向农村招聘合同工。这些合同工后面大多数转为了正式工。
市场就业新机制
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实行国家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市场就业新机制。
职业发展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行业都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70后从业者们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零售业、教育行业等都在被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冲击。
总的来说,70后的就业体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形成的,他们经历了从国家统一分配到市场自主择业的转变,同时也面临着传统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