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变化如下:
就业竞争激烈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1100万,比去年增加了20多万人,导致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多数用人单位的人力需求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而毕业生数量却在不断增加。
薪资水平变化
薪资水平呈现出多元且难以预测的变化。一些行业如非私营单位中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行业平均工资下降0.3%,教育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工资增速较低。另一方面,部分行业如与消费电子产业、智能化汽车产业、XR产业等紧密相关的电子技术、半导体等行业,以及“酒店/旅游”行业薪酬涨幅领先于其他行业。
技能要求提升
企业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更加全面复杂,岗位趋向全能型。企业招聘时不仅关注专业技能,还对软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企业对求职者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业结构调整
新兴行业的兴起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提升了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传统行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劳动力也在行业间进行流动。
求职心态转变
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和薪资水平变化,求职者的心态也在转变。部分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仍在寻找合适的工作,部分大龄劳动者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要,就业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企业裁员潮
当前企业裁员潮愈演愈烈,企业盈利减少使得众多企业纷纷选择裁员以缓解压力。无论是互联网大厂还是小微企业,都难以幸免。多家知名巨头宣布裁员,掀起了一轮裁员潮。
劳动力供求矛盾
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劳动力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下降,但由于教育等因素影响,劳动年龄人口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相对滞后,导致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
结构性就业矛盾
结构性就业矛盾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招工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企业招工难问题突出,尤其是一线普工和技能人才短缺,而部分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变化,求职和就业难度加大。
重点群体就业难题
青年、大龄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就业面临难题。2022届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增量增幅均创新高,青年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同时,部分大龄劳动者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满足市场需要,就业也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
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经济复苏动力较弱,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不可避免波及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部分行业企业用工需求减少,企业稳岗压力有所加大。
综上所述,当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面临诸多挑战,求职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调节,促进就业形势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