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生学校开学防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健康监测与报告
学生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确保开学前身体状况良好,并如实上报学校。
学校正式确定和通知返校时间前,学生不得提前返校。
返校途中防护
学生返校前需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携带速干手消毒剂。
乘坐公共交通时,全程佩戴口罩,安检时短暂取下口罩,面部识别结束后立即戴上口罩,并尽快通过安检通道。
乘坐公共交通时,保持手卫生,避免直接触摸公共设施,接触后及时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尽量选择楼梯步行或扶梯,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正面相对;若乘坐厢式电梯,与同乘者保持距离,分散乘梯。
校园内防控
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
学校应从严控制、审核各类涉及学生聚集性的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学生返校后不召开聚集性会议,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
学校食堂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并保持间隔1.5米。
学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减少人员并拉开距离。
消毒与清洁
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所有场所开窗通风。
定期对校园进行消毒,特别是宿舍、食堂、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
物资与人员准备
学校需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建立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学校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全面摸排,汇总健康状况并进行人员分类管理。
应急与隔离
学校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如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隔离、报告、治疗。
心理健康与宣传教育
加强师生健康状况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疑似病例。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师生度过难关。
通过海报、网络等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这些防控措施旨在确保大专生在开学后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建议学校和学生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准备和执行,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