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拼命掠夺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不断反抗,终于在1900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这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的爱国武装斗争运动,它首先从山东兴起,很快就发展到直隶(今河北)、天津、北京、山西、东北以及全国许多地方。义和团英雄们高举反帝斗争大旗,手持大刀长矛,到处焚毁教堂,驱逐侵略者。
帝国主义各国对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一方面感到惊恐不安,一方面却认为这是入侵中国的极好机会。于是,西方列强纷纷制造出兵镇压义和团和瓜分中国的舆论,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这场反帝斗争,德、日、俄、法、英、美、意、奥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侵华联军,直接进行武装干涉。
1900年4月6日,英、法、美、德四国驻华公使联合发出通牒,以出兵平乱胁迫清政府,限令在两个月内剿除义和团,不然就派出水陆各军代为剿平。为了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英、法等八国于5月28日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派兵进入北京。西方列强还分别照会清政府,不论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各外国公使已决定调兵来北京。在西方列强的压力下,慈禧太后竟下谕同意洋兵进京。第一批侵华联军440余人于5月31日和6月2日分乘清政府提供的火车从天津开进北京。各国军舰也纷纷开到大沽口外示威。6月9日,帝国主义各国驻华公使又开会决定调遣大队侵略军进京。10日,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犯。由于受到京津铁路沿线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有力阻击,这支侵略军不得不从廊坊折回天津,还付出了死伤近400人的代价。西摩尔也承认,如果义和团使用的是西式枪炮,那么,我所统率的联军则必将全军覆灭。
当西摩尔率联军向北京进犯时,各国军舰20艘也已云集大沽口外,准备进攻大沽炮台。6月15日,各国海军司令密谋夺取大沽炮台,以控制津沽通道,并于当晚派日军300人登陆。6月16日下午,英、德等国的小分队也相继登陆,配合先期登陆的日军,完成了占领塘沽车站和包抄、进攻大沽炮台的准备。16日傍晚,俄军中尉巴赫麦季耶夫把八国联军的最后通牒送交天津镇总兵、大沽炮台守将罗荣光,以暂借炮台为名,限定17日凌晨2时以前交出炮台,否则即开炮轰击,用武力夺取。罗荣光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八国联军的侵略要求,并下令各炮台将士严阵以待,痛击来犯之敌。17日凌晨,在俄国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的指挥下,八国联军的兵舰10余艘悍然从海面和炮台后侧同时向大沽炮台发起猛烈攻击。罗荣光率领守卫炮台的官兵奋勇抵抗,开炮还击。双方激战了6小时,毙伤侵略军130多人,击伤敌舰6艘。但因后无援兵,弹药用尽,大沽炮台终于陷入八国联军手中。
大沽炮台失陷后,八国联军纷纷从大沽登陆,并向天津进犯。天津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通商口岸,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的一大基地。帝国主义国家在天津旧城东南的紫竹林一带建立了租界,海河两岸有他们的教堂、洋行、银行、码头和工厂。这里住着外国的领事、商人、传教士和形形色色的冒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