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在疫情防控措施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开学前准备
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开学前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控物资的储备。
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演练,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开学后措施
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
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加强重点场所地面清洁消毒,学校食堂、浴室及宿舍地面定期消毒并记录,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严格控制、审核各类涉及学生聚集性的活动,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在封闭、人员密集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间距≤1m)时,教职员工和学生应佩戴口罩。
学生返校后不召开聚集性会议,可通过错峰开会、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生会议;鼓励开展网络教育课程或线上展示交流活动;确需开展现场活动的,需按规定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
学校食堂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并保持间隔1.5米;学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减少人员并拉开距离;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实行人员限流。
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
应急处置
对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确诊病人有过接触以及有相应症状的学生,采取单独隔离措施。
开展“晨午晚检”,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对因病缺勤学生和教职员工及时追访和上报。
发现病例的院校,要及时向辖区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上报,积极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确定防控管理场所,排查甄别密接人员,严格采取消毒隔离等针对性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大专院校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有效控制疫情,保障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