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 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仡佬族的姑娘出嫁前三五天就会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会去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到天黑的时候去女家。在进门之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栏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 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栏路抢劫, 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者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要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 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清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
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将酒酿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密封时就插有两根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饮用时打通竹节,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 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高台舞狮
仡佬族的民间高台舞狮,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五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孙猴和笑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 。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 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所表演的技巧,都 有生动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飞、蛤蟆抱崽、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 、靠背翻、踩高桩、叠罗汉、旋风车 等。一个舞狮班有时可连续表演四、五个小时,有些动作使人屏息敛气,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因滑稽可笑而使观众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