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专院校评职称的要求和流程如下:
基本条件
学历资历:
大学本科毕业,见习一年期满,可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两年,可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教师资格证:需持有相应的高校教师资格证。
继续教育学分:申报不同级别的职称有相应的学分要求,如申报一级教师,中专学历教学五年学分达到25,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学四年学分达到20。
教学能力与业绩
教学质量: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课时数,且教学质量考核合格。
教学成果:如获得教学优秀奖、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参与教学改革项目等。
科研能力与业绩
论文著作:一般要求在CN刊物上发表一定数量的教研或学术论文,如有的学校要求中级职称需发表2篇论文。
科研项目: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或承担校级科研课题等。
专利成果:作为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等。
师德师风
教师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无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实行违反师德“一票否决”制。
其他要求
班主任经历:申报高级教师的人员一般需要有五年班主任经历,本科生评一级教师需要三年班主任经历。
薄弱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部分地区对申报高级教师职称有到薄弱或农村学校任教1年的要求。
评审流程
个人申请与准备材料:符合条件的专任教师向所在民办高校提出职称评审的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个人基本信息表、学历证书和教师资格证、教学业绩材料、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证明、继续教育证书等。
学校审核与推荐:学校对教师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成立评议组,制定推荐标准,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择优推荐。
主管部门资格审查: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进一步审核,包括复查申报人的参评资格等。
水平能力测试:部分地区可能要求参加教师职称水平能力测试,测试合格成绩在规定有效期内可用于申报评审。
综合评审:评审委员会对通过前面环节的申报人进行综合评审,考虑其材料、笔试(如有)、公开课或实验课(如有)等多个方面。
评审标准
各高校应立足学校特点和办学类型,结合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按照分类评价要求,自主制定分层分类评审标准,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逐步建立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评价体系。
建议:
教师在准备职称评审材料时,应仔细了解所在学校和职称评审部门的具体要求,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教师应注重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教师应关注学校的职称评审政策和流程,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评审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