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警句网-名人名言,名言警句收集地

火狐警句网-名人名言,名言警句收集地

清末的武林传说

59

   说到武林宗师,自然有些掌故要说。

  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武林宗师名叫勃鞮,又叫寺人披。此人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一身武功深不可测,两次单枪匹马刺杀公子重耳,逼得重耳的团队不得不两次流亡海外。

  要说最牛的武林宗师,则非宋太祖赵匡胤莫属。赵匡胤独创太祖长拳和盘龙棍法,一时无敌,《水浒传》这样写道: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就这样套盘龙棍法打下了天下,还有谁?其实,武松也是武林宗师,武松戳脚也是武林中的一大绝学。

  此后,诸如张三丰、陈王庭、杨露禅等人,都是一代宗师。

  正是:江山代有宗师出,各领风骚五百年。

  转眼间,1840来到。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宣告武林宗师走向没落。

  太平天国运动给了中国武林一个最后的展示机会,也给他们一个心灰意冷的打击。当美国人华尔和英国人戈登率领的洋枪队登场之后,武林高手们发现,这帮根本不懂功夫的洋鬼子,凭借着几把长枪,就把太平天国的队伍打得稀里哗啦。

  拳头再硬,没有刀枪硬;刀枪再快,没有子弹快。

  清朝末年,生灵涂炭,天下大乱。

  所谓乱世出英雄,换了前朝,这就是武林宗师扬名立万,建立功业的大好时机。然而,在热兵器来临之际,武林宗师们在乱世之中没有建功立业,反而成为了悲剧。

  大刀王五

  大刀王五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大刀王五北漂到了北京,一把大刀镇住了各路英豪,一时成为京师名侠,武林宗师。

  大刀王五那把青龙偃月大刀重一百多斤,别人拿都拿不动,他舞起来虎虎生风。有人说五爷神力,超过了关公关老爷。王五一定谦虚地说:不是关老爷使不了一百斤的大刀,是怕马受不了。

  大刀王五人品高尚,还忧国忧民。大刀王五与戊戌变法的谭嗣同情同兄弟,戊戌变法失败后曾经图谋营救谭嗣同,并几次要暗杀杀害谭嗣同的清朝高官刚毅。

  大刀王五开设了著名的顺源镖局和父武义学武馆,要帮助国人健身强体,抵御外辱。后来的武林宗师们纷纷开设武馆,都是效法大刀王五。

  义和团运动开始,大刀王五积极投身。然而不久,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神水灵咒纷纷失灵,所谓刀枪不入挡不住子弹。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鬼子进城,汉奸带路。于是,鬼子与汉奸包围了顺源镖局。一场战斗开始了。

  大刀王五手持一百多斤大刀,挥舞着冲向鬼子。啪。一声枪响,大刀王五就觉得膝盖一软,双手拄着大刀,单腿跪在了地上,低头看,腿上在流血。啪。两声枪响,大刀王五就觉得肚子一热,肚子在流血。鬼子们,我操话没说完,第三声枪响。仓琅琅。青龙偃月刀掉在了地上,发出一阵声响。

  一代宗师,就这样离开了人间。

  生得伟大,死得凄凉。

  当年王五在北京颇有威信,众人赠有德容感化和义重解骖两块匾额,挂在门的东西两侧,后来院里的人搭建房屋,匾被取下来当了床板。门前原来有个轩豁空场,高高飘扬着源顺镖局的杏黄大旗,现在已经被公厕占了大半个地方。而王五那把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一直保存到1958年,最终未能逃脱大跃进的熔炉,变成了铁水,现在不知道在哪里腐烂。

  话说回头。当年汉奸们割下了大刀王五的人头,悬挂在北京城城墙上。一代宗师,落得如此悲惨下场,人们无不扼腕叹息,却无人敢为英雄收尸。终于,几天之后,在一个黢黑的夜晚,一个身影蹿上了城墙,轻轻摘下大刀王五的人头,然后跳下城墙,消失在茫茫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