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地的秧歌品种繁多,分布也很广。其中有的虽然也正逐渐向戏曲方面发展,或已形成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的地方小戏,但其唱腔却仍然保持着民歌特点并以民歌的面貌在群众中继续传唱。这些秧歌有:祁太秧歌、沁源秧歌、祁县过街秧歌、原平凤秧歌、临县伞头秧歌,其中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的是祁太袂歌(因流传于晋中平川各县,也叫晋中秧歌)等。
除上述各种秧歌外,山西还有许多地秧歌。如汾阳地秧歌、曲沃地秧歌以及其它民间歌舞形式,如晋东南的花篮灯、九莲灯、晋南的花鼓、打花棍等等。这些民间歌舞形式,都是以舞蹈为主而以间播形式进行演唱,所唱的大半是四季十二月等歌咏花卉、风物或表述古人古事或表达美好祝愿的娱乐性歌曲。由于这些民间歌舞大都是在元宵灯节进行活动,所以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灯歌。
此外,还有一些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也编入了秧歌类,主要有河曲的二人抬、左权的小花戏与和顺的凤台小戏以及昔阳一带的拉花等形式中仍在民间单独以民歌形态广为传唱的部分,他们虽不叫秧歌,但在节日活动中,它们也常常被看作是闹秧歌或闹红火的活动内容,所以也有选择地编入秧歌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