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业代偿是指 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其学费或在校学习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由国家实行代偿的政策。
具体来说,这项政策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适用范围
高校毕业生:指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等学校中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应届毕业生。
就业地区:包括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具体地区包括西藏、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
基层单位:指上述地区县级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农村中小学、国有农(牧、林)场、水电施工基地,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等以及地处艰苦地区的气象、地震、地质、煤炭、石油、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
代偿标准
学费代偿:在校期间学制范围内应交的学费。
助学贷款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的本金和贷款期间产生的全部利息。
代偿金额:每年学费或助学贷款金额低于6000元的,按实际金额代偿;每年学费或助学贷款金额高于6000元的,按6000元标准代偿。
代偿时间:学生毕业后每年代偿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总额的1/3,3年代偿完毕。
申请与审核
申请条件:毕业生需满足区域范围、基层单位和工作岗位的相关要求。
申请流程:毕业生需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申请,并通过审核。
代偿方式
学生还款给银行,学校将代偿金退还学生:学生按照还款协议及合同约定自行向银行还款付息,国家代偿款分批到位后,学校再将学生已自行支付的本金及利息汇至学生个人接收账户。
这项政策旨在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缓解基层单位人才短缺问题,同时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应积极申请,以享受这一国家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