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就业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建立劳动关系后及时签订书面合同
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
合同形式
除非全日制用工外,签订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
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
了解用人单位情况
毕业生在签约前应全方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包括企业的发展趋势、岗位性质、员工培养制度、待遇状况、福利项目等,并进行实地考察。
签约程序
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领取就业协议书,先由毕业生、院系签署意见后交用人单位,再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交给学校,学校签字后纳入就业计划,协议书生效。
填写协议书内容
签署协议书时,一定要认真、真实地填写协议书内容,包括报考研究生或准备出国的情况,并注明在协议书中。
保护自身权益
协议具有双向约定的作用,如果有双方需要相互承诺的部分,一定要在协议书或补充协议上加以说明。就业协议中可以规定违约金的数额,但上限是12个月的工资总和。
条款合理性
毕业生要注意条款的合理性,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押金、保证金等,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的决定条件。
避免单方面拖延签约周期
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不得单方面拖延签约周期。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对合同一定要仔细阅读每一个条款,清楚知道合同中的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薪酬福利、社会保险等信息,若有疑问及时向对方提出。
警惕口头承诺
不要轻信那些口头承诺,只有写在合同里的承诺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保护个人信息
在签订劳动合同过程中,要谨慎对待个人信息的透露,确保公司有合法的需求和理由来索要它们,并注意隐私权。
保存合同副本
签订好的合同自己一定要手持一份,这是每一位求职者的权益保障,也是其未来维权的重要凭证。
注意“霸王”合同
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对于“霸王”条款可以提出异议,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申请仲裁等主张条款无效。
避免“阴阳”合同
确保正式合同与口头协议一致,避免“阴阳”手法,确保合同中的所有条款都明确约定,不留空白。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就业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