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衣带水
南北朝时,北周宰相杨坚想灭掉南方的陈国,他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狼狈不堪
晋朝时,武陵人李密因为孝顺祖母而不愿做官。晋朝皇帝司马炎想召他做官,但李密以祖母年迈无人照顾为由拒绝了。他的信中说:“我出生6个月时便没有父亲,4岁时母亲被舅舅逼着改嫁,祖母刘氏看我可怜,便抚养我长大。我家中没有兄弟,祖母也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她。祖母一人历尽艰辛把我养大,如今她年老了,只有我一人可以服侍她度过残年。可是我不出去做官,又违背了您的旨意,我现在的处境真是进退两难呀!”。
见兔顾犬
战国时楚襄王荒淫无度,将劝谏的大臣庄辛赶出楚国。五个月后秦国趁机征伐,很快占领楚都郢。楚襄王后悔不已,派人到赵国请回庄辛。庄辛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则补牢,未为迟也。”鼓励楚襄王励精图治、重整旗鼓。
牛衣对泣
这个成语故事没有详细内容,但通常用来形容贫穷的夫妻或家人在困难中相互扶持、悲伤哭泣的情景。
杯弓蛇影
东汉时,县令应郴请主簿杜宣来饮酒。酒席上,杜宣看到酒杯中映入的弓影,以为是蛇,吓得冷汗涔涔。回家后,他越来越疑心喝下的是有蛇的酒,导致身体不适。后来应郴发现是光线折射造成的误会,杜宣才恍然大悟。
班门弄斧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善于制作精巧器具,人们称他为“巧人”。成语“班门弄斧”即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比喻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行为显得非常可笑。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的,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后来他找到了斧子,发现是自己疏忽失落在山谷里,再看到邻居的儿子时,就觉得他不像贼了。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一个农夫嫌田里的庄稼长得慢,于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因直言相劝周厉王而被奸臣陷害。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凡伯写了一首诗抨击奸臣,诗中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时,宋国有位将军宗悫,从小勇敢且有抱负。成语“乘风破浪”形容船只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也比喻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有趣,还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通过幽默的方式传达了许多智慧和人生哲理。希望这些故事能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成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