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往届生的就业政策,可以总结如下:
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
国考和省考在招录政策上明显向应届生倾斜,往届生所能竞争的岗位较少。例如,从2021年到2025年,国考限应届生的岗位人数占比逐年攀升,从58.4%上升至67.3%。
地方政策放宽
上海市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地方国有企业、在沪央企应向毕业证书落款年度2年内开放,不对其是否有工作经历、缴纳社保做限制。
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地也放宽了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摒弃了“交了社保就不算应届生”的不成文规定。
就业补贴
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享受就业岗位补贴,补贴标准由各地确定。
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到养老、家政服务和现代农业企业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给予每年1万元的就业补贴。
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享受社保补贴(不超过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三分之二)。
技能提升补贴
在企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申请技能提升补贴,具体金额根据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定。
就业困难人员援助
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对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给予社保补贴。
对困难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
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
创业支持
大学生毕业后可申请一次性创业补贴。
被招工单位录用后可领取一次性招用补贴。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领取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其他补贴
应届大学生毕业6个月没找到工作的,可以领取临时生活补贴。
针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推行就业见习补贴政策。
这些政策旨在通过各种措施为往届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在职场上取得更多发展。建议往届生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或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