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需要的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统一的党建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
党委负总责:构建党委负总责的党建工作格局,发挥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
社会工作部门牵头抓总:各级社会工作部应加强统筹协同,形成领导合力,指导行业部门、属地基层、有关单位开展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行业部门和监管部门共同参与:依托行业部门成立互联网、快递、交通运输等行业党委,同步推动属地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进行全面统一领导。
街道乡镇党组织兜底管理:确保党建事务始终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
明确责任和工作机制
省市县三级联动: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动,一体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
管行业管党建、管平台管人群:全面压实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责任,形成任务清单、督促检查、报告工作、评议评价的工作闭环。
联席会议制: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构建组织部门牵头、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兜底的工作机制。
服务和支持体系
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区级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在重点区域建设专用服务阵地,提供“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温馨港湾。
专业培养和教育:建设新就业群体“成长学院”,依托院校辐射建设社区教学驿站,提供大专专业、短期技能培训、红色思政、治理实践等课程。
权益保障:出台新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措施,成立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维权窗口。
参与基层治理平台
基层治理参与:搭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平台,推动新就业群体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党组织覆盖: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确保新就业群体中的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能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
通过以上架构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地加强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推动新就业群体的健康发展,并凝聚他们积极参与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