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恒心的古诗有很多,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唐代贾岛《剑客》
原文: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译文: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唐代白居易《李都尉古剑》
原文: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译文:这是一柄冷冰冰、暗幽幽的古剑,铸成以来,已经历了几千个春秋。那白色的剑光可掩日月,那紫色的剑气上冲斗牛。有一位客人想借来观赏,只因剑主珍爱它,不敢请求。在玉匣中它清澈发亮,好像澄明的秋水止而不流。最珍贵的宝物自有它的本性,那份精纯和坚刚,并世无俦。虽然可以使它一寸寸地折断,却不能使它化作绕指弯柔。希望它让正直的人士大快心意,将用它来斩断奸臣的人头。不希望它被用来报复个人小怨,在半夜的时候去刺杀私仇。劝你使用时务须谨慎,不要让神兵利器为你而抱愧蒙羞。
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明代郑之珍《铁杵磨针》
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位于眉州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时,未能完成学业,弃学而去。他路过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杵,问她为何这样做,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毅力所感动,最终完成了学业。
这些古诗都以恒心为主题,表达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阅读这些诗句,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