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成语
屈艳班香:形容诗文优美,比喻文才极高。唐·杜甫《醉时歌》中提到“先生有道出羲黄,先生有才过屈宋。”
三节两寿:指端午节与重阳节,形容节日的庆祝和祝福。
同舟共济:比喻在困难时,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
龙舟竞渡:形容赛龙舟的热闹场面。
屈志从俗:指抑制意愿迁就世俗,也指屈原因志投江,纪念他吃粽子,成为风俗习惯。
端午节的名言
屈原塔(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端午日赐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月五日(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形容端午节时天气晴朗,白昼时间较长。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描绘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场景。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形容端午节夜晚的繁华景象。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表达了端午节时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纪念屈原,强调《离骚》的永恒价值。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用菖蒲酒庆祝的场景。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表达了对屈原的哀悼之情。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抒发了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表达了对屈原祠的赞美和纪念。
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描绘了端午节夜晚的繁华景象。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描述了端午节时人们佩戴香囊和艾草的习俗。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表达了对艾草的喜爱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细缠五色臂丝长:描述了端午节时人们佩戴五色丝线的习俗。
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重阳节,同时庄严庆祝端午节。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用香草沐浴的场景。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祭奠。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描述了端午节时人们用石榴花和蕉叶装饰的习俗。
这些成语和名言不仅丰富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纪念这个传统节日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