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签了意味着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三方之间就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达成了初步协议。这份协议是三方协议,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共同签订,用以明确三方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就业协议书是教育部门制定就业计划、进行毕业生派遣、解决毕业生户籍和档案等问题的依据,同时也是毕业生将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如果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用人单位未根据就业协议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则可能视为违约,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具体来说,签订就业协议意味着:
初步建立就业意向: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正式确立劳动人事关系前,经过双向选择,已经达成了书面的协议。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这一协议不仅明确了双方在就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还是用人单位确认毕业生信息真实可靠及接收毕业生的重要凭据。
高校就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它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管理、编制就业方案以及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手续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法律约束力:
签署就业协议是一个法律行为,三方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协议一式三份,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签署各执一份。
正式确立劳动关系:
就业协议书实质上是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签署就业协议书意味着大学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确定,正式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因此,签订就业协议不仅标志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初步建立了就业意向和关系,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而且也是高校统计就业率的重要依据。建议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要仔细阅读协议内容,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