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大专学校的上课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课与素质课
素质课:包括软度训练(如耗腿、撕跨、控腰等)和基础体能训练。
理论课:可能涉及舞蹈历史、舞蹈理论、舞蹈解剖学等基础知识。
基训课
基训课:主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组合练习,如一位擦地、五位擦地等,以增强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民族舞与排练课
民族舞:在第二学期开始学习,每年学习两个民族的舞蹈。
排练课:针对比赛或演出进行筛选和排练。
实践课与演出
实践课:在专业实践室和舞蹈教室进行实践教学,注重实践性和艺术性。
演出:学生需要参加各种舞蹈演出和比赛,以积累实战经验。
教学方法
激发兴趣:通过观看舞蹈录像、组织学生看舞蹈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入门:用学生熟悉或易懂的音乐编配动作,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舞蹈训练。
分解与组合:在民族舞教学中,采用分解与组合的方法,由体态到动态、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组合。
课后准备与总结
课前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到达舞蹈室,进行热身和软开度练习。
课后总结:教师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布置下次课的任务。
课外活动与项目
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参加各种舞蹈社团、竞赛和项目,培养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综上所述,舞蹈大专学校的上课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演出平台,以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建议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安排,做好课前准备,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