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诸路神仙上天过年的日子,因而在2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潮汕农村各地,纷纷杀牲蒸馃,为神饯行,这就是送神习俗。送神一俗,始于送灶神。灶神是谁?东汉许慎《五经异义》说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火正也,祀以为灶神。可见灶神是人们所熟悉的火神祝融。为上古五祀之一。《礼记月令》孟夏之月云: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灶神上天的目的,是向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唐段成式《西阳杂俎诺皋记上》)因此,人间百众,为了让灶神上天后为自己说好话,让天帝保佑自己发财致富、平安长寿,便于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
由此可见,送神之俗源于上述之送灶神。先祖们从中原把这习俗带到潮汕之后,并使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一天连同其他诸路神仙一齐送上天去了。
筅 尘
笑尘,潮音coin二 tung五,也叫筅炱,是潮汕人于十二月二十日之后至除夕前为迎接新年而进行的一项民俗活动,人们用榕树枝叶、嫩竹枝叶和红花、菝草扎成长长的掸子,扫去屋角房梁上的尘网垃圾,清洗各种用具,实际上是为驱除瘟疫,干干净净迎新年而作的大扫除。这种良好的民俗源流也很古老,《初学记》卷四引《吕氏春秋季冬纪》注曰: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驱除,亦曰傩。傩之俗,《论语乡党》已有记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汉张衡《东京赋》亦曰:卒岁大傩。其实,还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诗幽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它吟咏的就是上古人民过年前整理居舍、驱除耗子的民俗活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火烟熏耗子,窟窿尽堵起;塞起北窗户,柴门涂上泥。叫唤儿子和老妻,如今快过年,且来搬屋里。后来,代代相传,形成了过年前驱除疫气扫除瘟物的习俗。宋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家户以祈新岁之安。
在潮汕,人们在掸于上扎上嫩竹、榕树及红花、菝草的枝叶,其用意也在于驱除邪恶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