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此句出自《论语阳货》。这句众所周知的名言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孔子歧视女性的证据,广为传颂。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有很多种解释, 其中主要有两种比较流行:
一、表述的是孔子的择婿观
有学者认为,在《论语阳货》这章里,孔子没有任何轻视女人的思想。这句话反映的是孔子的择 婿观。女子,并非现在所指的女人。古代传统称儿子、女儿为子,子也指女儿,这里说女子,在子前加一女字,是特别指明是女 儿。《说文解字》解:与,赐与也。与在这里指嫁的意思是嫁与。
这章的意思是说: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近之,其品德低贱,行为无赖,近不得;远,心系女儿,远不得。
二、他骂的是一个特定的女子
孔子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 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的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 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所以,说孔 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这个说法,实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
《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 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翻译为: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 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夫人,为了抬高 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事,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 则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