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民间祝寿,颇有一番俗趣。
无论男女,年至三十,方可做寿。旧俗四十不做寿,百岁不贺寿。做三不做四,贺九不贺十,其意就是因为四十岁的四字与死字谐音,故做四即死,不吉利,百岁贺寿嫌满,太满了易招损,故不贺百岁寿七十岁以上者称大庆,以下者称荣庆,女性做寿称悦旦两老同寿为双寿。
祝寿以女婿女儿为主,儿子儿媳陪衬。女婿要送六包寿礼,即一双寿鞋,一包枣栗,一对寿烛,一副对联,加上四斤锗肉和四斤寿面。别的亲戚除不送寿芏和寿烛外,其佘相同。
拜寿颇有趣味,先设好寿堂,挂灯结彩,正中挂金色寿字,两边挂寿幛,坐椅披红帷.早上吃鸡蛋,长寿面.下午拜寿,老寿星上座受拜.拜寿者成双成对,旧俗要四跪八拜,现时兴三鞠躬。受拜者随即拱手回拜。
傍晚,开桌吃寿酒,老寿星本人一般不在正堂入席,而是找几个年岁相仿的老者作陪,在里堂另开一席。晚上,作兴放电影,有的还要请剧团演戏。旧时,请来戏班,坐棚清唱,即不化妆,不表演,不登台。有鼓乐伴奏,连唱带白,角色俱全,饶有兴味,有的庄户,连唱三日三夜,多为喜庆戏文,以示祝贺。
如果在乡间旅游,巧遇此种情景,领略一番乡土民情,一饱眼福耳福,乃是难逢良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