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警句网-名人名言,名言警句收集地

火狐警句网-名人名言,名言警句收集地

民俗专家细说"年三十儿"

59

  喝过腊八粥,送走灶王爷,过大年的喜庆气氛早已酝酿浓郁,渐趋高潮。面对第一个放假的年三十儿,还真是有些新鲜。东北、鲁北等等习惯在中午吃团圆饭的人们终于找回了年三十儿传统的年味儿。那么,按照北京的老礼儿,大年三十儿究竟应该怎么过?民俗专家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年三十儿在北京

  辰时~巳时(07-11时)贴春联、门神、福字扫除迎新未时(13-15时)准备年夜饭和饺子掌灯时分(18时左右)阖家团聚吃年夜饭戌时~亥时(19-23时)围炉守岁子时(23-01时)放鞭炮,吃饺子。

  除夕,亦称除夜、大年夜、年三十儿,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大年三十儿究竟应该怎么过?

  除者,去也,即除旧迎新之意,夕者,晚也,指一日将尽之时,除夕,即指每年腊月月穷岁尽之日的夜晚,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所以,年三十儿的活动都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王安石《元日》诗里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梦梁录》中这样描述这一天的忙碌与热闹: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家不论大小户,俱洒扫门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话供物,以祈新岁之安。

  民俗专家高威

  除夕怎么玩熬夜时孩子玩升官图

  今年,除夕成了法定假日,从时间上给了大家一个亲近传统、体会传统和民俗文化的机会。

  过去,北京过年最热闹的就是除夕。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过了腊八粥,对过年的企盼就开始越来越紧迫了。为什么这么重视除夕?因为除夕夜的活动在过年的整个过程中最隆重热闹,比如要阖家团聚吃年夜饭、要守岁、祭祖、接神。

  而三十儿的整个白天基本上都是在为晚上的活动做准备。早上起来要写春联、贴福字。春联贴出来之后,街坊邻居、亲戚朋友还要互相欣赏、交流一下。然后,就准备包饺子的面啊、馅啊,以前还要准备踩岁用的芝麻秸、高粱秆。

  按照老传统,除夕夜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祖,这个活动不能简单的用封建迷信去否定。过去是农业社会,人们必须依靠整个家族的力量去丰衣足食。所以人丁兴旺、家族和谐非常重要,人们对祖先表示尊崇、感恩的仪式实际上是一种凝聚家族力量、调节家族关系的重要方式。

  除了祭祖之外,还要接神。传说这天晚上,天上诸神要下界,腊月二十三上天的灶王爷今天也要回来。在这个节点上进行的这些祭祀活动,本质上是要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天、地、人要和谐地在一起。这些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家家户户都是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

  我们讲守岁、过年,年是个怪物,岁也是一个不好的概念。

  在岁更这个新旧交替的时期,来年可能遇到顺利的事情,也可能遇到不好的事比如自然灾害;一睡觉就容易放松警惕,所以人们守岁就要熬一宿。

  这个熬不是干熬,而是有很多有趣的娱乐活动。比如老人们玩牌,小孩儿们可以玩升官图,升官图讲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一直到做翰林的过程,以前让小孩子玩这个实际上是要他爱读书、爱学习,把娱乐和教育结合在一起了。长辈还要给小孩子压岁钱,因为老人的人生经验丰富、定力强,能够压得住这个岁。

  岁更饺子年夜饭,吃饺子最讲究的时候就是在子时。不过,全国各地除夕夜的风俗会有不同。在浙江一些地方,除夕的年夜饭类似火锅,把各种菜肴放进锅里热热闹闹地一起炖,大家都去吃,红火劲跟过年的气氛很贴切,它的意义同样是强调家族和谐团圆。

  这么多年,很多习俗的形式都变了,但不变的是强调感恩和团圆的这个核心。现在一些慈善组织会在新年前后组织为弱势群体捐助、慰问孤老这样的活动,就很有意义。另外,组织一些公众的娱乐活动也是不错的形式,比如门头沟区曾经在双峪广场放烟火,老百姓不用花一分钱就享受了过节的热闹喜庆。在国外,很多民间社团和商会都会举行类似的活动,值得借鉴。

  民俗各地

  年三十儿各地风俗

  山 东

  在鲁北,全家人的团圆饭放在大年三十儿中午。守岁到午夜零点之后,放鞭炮吃饺子。为了让自己鞭炮响得早,不少人家都要盯着表卡时间。午夜一到,鞭炮立刻响起来,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

  湖 南

  除夕晚上零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金元宝模型放在门外,希望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人们要把鸡、肉、鱼炖好后,撒上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陕 北

  这里的年三十儿有一种独特的习俗打醋炭。人们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锅里好放些食物照锅,寓意一年不缺吃。

  台 湾

  台湾的除夕叫过年日。午后,人们要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阖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年夜饭后,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表示孝心。

  江 苏

  苏州人除夕守岁时,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洪亮的寒山寺钟声,报道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

  民俗专家崔普全

  除夕怎么吃饺子煮破了要说挣了

  除夕晚上的活动是讲究最多的。人们认为三十儿是个煞时,新年是个吉时,在这个新旧交替吉凶交错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

  三十儿白天是最忙的时候,有个说法是忙年:贴门神、春桃点灯之前必须做完,房子总要象征性地扫一扫,花生、瓜子、糖和泡的水仙都要准备好,还有晚上的年夜饭和饺子。

  过去的说法是不祭祖不过年,但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团圆这个民族意识的传承,这种有特殊凝聚力的传承是最稳定的。

  按老北京的规矩,年夜饭在掌灯的时候吃,这顿饭可以吃的时间长一点,一家人边吃边玩,到八九点钟撤了,等夜里十一点的时候再摆一桌。

  吃年夜饭,桌上一定得有条鱼,这条鱼可以吃也可以不吃,是一个连年有余的寄托。在陕西、甘肃这些很缺鱼的地方,这道菜在年夜饭上也必不可少。人们会用一个木头刻的鱼来代替,上面也一样要倒上糖醋汁,你去夹它才发现原来连盘子带鱼是一起的。吃年夜饭的时候,还不能吃得太干净。

  除夕夜还会有十二三岁的半大小男孩和乞丐在门外说吉利话送财神,人们要欢迎财神,就会给赏钱。这个时候如果不愿意请,也不能说不请或者不要,而要说请过了。以前,大家还在院子里铺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岁。

  包饺子的时候要说馅儿多了,不能说面少了饺子煮破了,得说煮挣了,摔了东西要说岁岁(碎碎)平安,裂口的馒头得说是笑开了口。

  如果家里有病人,除夕这天晚上要把药渣倒掉。守岁的时候灯要亮一宿,不能呵斥孩子,不能翻箱倒柜地找东西。

  过节讲究入乡随俗,年三十儿的民俗习惯各地也会有自己的特点。在北京除夕夜要吃饺子,南方一些地方会吃年糕,而在四川,人们则要包汤圆。

  以前三十儿即使不放假,实际上到了这天,人们在单位里也表现的很浮。以前我们在工厂里的时候,大家擦车的擦车,洗工作服的洗工作服,打电话订约会现在给了假,大家就踏实了。除夕之外,清明、端午、中秋也被定为法定假日,体现了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民俗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