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学校教室食堂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质量与安全
食品原料应为预包装食品,包装完好、无破损,标识清晰规范。
食品内容物应与标识一致,剩余保质期不少于保质期限的二分之一。
新鲜畜禽肉应当天配送,不得采购配送陈年米、散装小麦粉、散装食用油。
环境卫生与设施
食堂应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等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设施设备布局应合理,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食品加工操作间应满足最小使用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并具有一定坡度。
餐饮具与清洗消毒
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记。
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有固定的存放场所,并有明显标记。
人员管理与培训
食堂应落实校长(园长)负责制,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食品安全自查、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召回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其他要求
食堂用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防蝇防鼠防虫等设施完好。
食品留样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在留样专用冰箱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
供餐人数与硬件要求
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其硬件要求包括选址要求、面积要求、设施设备布局等,具体标准应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要求。
服务质量
提供多样化的菜肴选择,满足不同口味和饮食需求。
菜品应注重口感和色香味美,并适量使用自然调味料。
食堂应提供大众主食、大众副食、冷荤、饮料、风味小吃及中炒等多样化的食品。
价格和管理
高校食堂的伙食标准通常不低于15元每餐,以保障学生及老师的健康。
食堂应实行集中采购,确保食材来源可靠。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大专学校教室食堂的食品质量、环境卫生、人员管理和服务质量,从而保障师生的饮食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