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时,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开学前准备
健康监测: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培训与教育: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清洁消毒: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物资储备:储备足够的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控物资。
隔离室设置: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不时之需。
应急预案: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制度,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开学后措施
健康监测:继续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清洁消毒: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
特定场所消毒:对高频接触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进行重点消毒。
人员管理:学校食堂采取错峰用餐,用餐桌椅同向单人单座并保持间隔1.5米;学生宿舍床位重新分配,减少人员并拉开距离;图书馆和实验室等公共场所实行人员限流。
个人防护:学生在校期间应自觉按照学校规定进行健康监测,每天保持适量运动,选择人员较为稀疏的空旷开放空间进行室外运动。
外出管理: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大专院校在疫情防控期间能够有效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保障师生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