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全国各地都有许多很有凤趣的习俗和传说,青岛地区也不例外。
农历的腊月三十,各家就把过年的一切准备好了。室内、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窗上贴上窗花,门媚挂上挂笺(过门钱),炕头贴上年画,院门、屋门、粮囤、箱相等处贴上春联和福字。一派吉祥欢快的节日气氛。 旧时,各家还要在院里搭天地棚,供天地神。在甬路上铺谷草,说是为已故祖先来家过年喂马用的,大门口内要挡上木棍,供祖先拴马,现在这些习俗多已废弃。
接年
莱西称请神。即在除夕日落前,由家中男性青少年提着马(纸吊儿)到坟莹或村外,接已故祖先回家过年。焚香烧纸后,口喊:爷爷、妈妈(奶奶)回家过年了!然后回家,算是对祖先尽了 孝。接年之后,直到初二夜里便不能扫地了,扫地意味着对祖先不恭,也会扫走财运。现在,有些农村此风俗还在流行。
守岁
接年后,人们便开始守岁了。
守岁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屋内灯光通明,一家人欢聚一堂,喝团圆酒,吃年夜饭,男女老少,尽情欢乐。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但没有鳞的鱼不能上席。驴肉、马肉、兔子肉等所谓杂乱肉也不能上席。
年夜饭中饺子是主要的,饺子馅里要放上花生、枣、栗子、硬币、糖果、年糕等,谁吃到这些东西就要说上一句有关的吉庆话,如吃到一块糖则是有甜头,吃到一枚硬币便意味着有钱花。
守岁时禁忌最多,说话做事都要十分谨慎。破、坏、散、死、赔、病、输、痛等下吉利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骂孩子。饺子破皮了,要说挣了,蒜要叫义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赶快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胶州民间过年,打碎了碗碟,要将碎片扔到井里,路上遇到任何人都不能说话,这样才可以消灾免难。所以民间就有了大年五更死了个驴,下好也说好的俗语。 守岁要守到新旧年交接的时刻,也就是俗话说的大年五更。这时还要祭天地、敬祖先、吃滑扎(饺子)、放鞭炮,至此,就算是辞别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近几年,在青岛市区,守岁习俗已淡化,除全家欢聚一起喝团圆酒、吃团圆饭以外,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拜年
辞了旧岁,接着给长辈拜年。先从自己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起,叫家拜。再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一般属未出五服者),叫近拜。长辈要拿出钱来分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叫压压腰,城市习惯叫压岁钱。大年初一给家族中长辈拜年,称元拜。有时,还由本族长者率领到外姓家拜年或互相集体拜年,以加深感情,叫团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