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当老师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既有工作强度大、待遇相对较低的问题,也有职业发展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压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
合同工身份:
很多大专老师是合同工,干到35岁还没有编制,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待遇问题:
虽然在学校当老师工资不高,但福利待遇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五险一金、住房、医疗等基本保障可能都存在,但很多待遇都是镜花水月,例如住房可能需要排队10年,医疗只是最基本的医保。
高强度的工作:
老师的工作时间非常长,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五点基本在学校,晚上回家还要改作业、备课到凌晨。周末也要带实训、指导学生竞赛,各种评估、检查随时来。科研任务和论文指标也压得喘不过气。
学生评教的压力:
老师需要面对学生评教,分数直接关系到绩效。有些学生迟到、玩手机,老师批评两句可能就被打低分,这种憋屈只有当事人才懂。
考核制度的不合理:
一些学校的考核制度不合理,例如不及格的老师需要接受“帮扶”,期间工资打八折,还要写检讨,这被一些老师视为PUA。
职业发展的困境:
虽然属于高校教师序列,但很多老师在职业发展上遇到瓶颈,拼科研拼不过博士,拼比赛也找不到合适的比赛且不擅长,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
学生素质问题:
大专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纪律性差,管理起来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基础差、素质低、性格张扬,让老师感到心累。
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压力:
除了教学之外,老师还需要承担辅导员工作,处理各种行政事务,参加各种会议,这些工作耗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综上所述,大专院校当老师确实存在一些比较惨的情况,但具体情况可能因学校、个人情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对教师职业感兴趣,建议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