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就业是指 由国家政策所制定的就业机会,这些岗位通常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保障性,旨在引导毕业生选择与国家发展需求相符合的职业和岗位,同时也有助于拓宽基层就业空间和落实就业帮扶政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政策性就业途径:
赴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
包括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大学生村官”项目
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
“三支一扶”计划
包括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岗位,旨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服务工作。
特岗教师计划
配备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的教师,通常服务期限为3年。
农技推广特岗计划
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组织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期限一般为1-3年。
应征入伍
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
选调生计划
选取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党政机关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重大科研项目科研助理工作
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担任科研助理,从事科研辅助工作。
研究生支教团
组织研究生到西部地区支教,服务期限一般为1-2年。
第二学位
通过攻读第二学位,延长学习时间,提升就业竞争力。
基层服务专项计划
包括各类面向基层的专项服务计划,如社区治理、环境保护等。
社会工作者
支持高校毕业生从事社会服务工作,如社区服务、社会工作等。
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
在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招录政策中,政策性岗位向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倾斜。
这些政策性就业岗位不仅能够保障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还能引导他们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岗位,促进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建议有意参加政策性就业的同学,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做好职业规划,抓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