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训练收入主要 取决于培训的性质、时长以及是否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以下是具体的收入情况和相关规定:
培训期间工资支付
如果培训是在劳动合同签订后进行的,并且培训时间不长(如几天),可能没有工资或仅发放底薪。
如果培训时间较长(如一两个月),则通常应发放底薪工资,且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对于入职培训,如果属于试用期,则发放的工资不得低于本人正式工资的80%。
职业培训补贴
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获得一定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企业培训师收入
企业培训师在国内的收入水平根据地区、经验、知名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培训师日薪可能在3000到10000元不等,年收入在五十万元属中上等水平。
个人所得税
个人提供的培训服务所获得的报酬,需要按照规定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培训收入是企业提供的,则属于营业收入的一部分,并在企业的会计科目中记录为营业收入或合同收入。
培训收入的形式
培训收入通常属于劳务报酬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企业培训收入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一部分,需要进行规范的核算和管理。
常见的提成模式
底薪加课时费模式:底薪包含一定数量的义务课时,超出义务课时的部分按课时费计算。
招生提成:根据招来的新学生发放提成奖金。
续班奖金:续班率达到指标也会获得续班奖金。
教务主管提成:教务主管的底薪加上学生学费总额的提成。
招生人员提成:招生人员通常能拿到学生学费的5%~20%不等的提成。
咨询师提成:底薪加上学生咨询报名后给的一定比例提成。
成教招生提成:根据学生报名费用的一定比例计算,比例一般在5%至15%之间。
这些信息表明,就业训练收入不仅包括底薪,还可能包括课时费、提成等多种形式的报酬,并且需要遵守相关的个人所得税和企业财务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