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效应对就业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稳岗促就业政策“不退坡”
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一次性扩岗补助等稳岗扩岗政策,持续减轻企业经营成本。
推出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举措
支持重点领域发展,包括文旅行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外贸领域等,以稳定和扩大就业。
支持小微企业吸纳就业
积极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奖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等政策工具,引导银行贷款等向小微企业倾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提升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健全及时发现、优先服务、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的就业援助工作机制,提升就业援助政策和服务精准性、可及性,兜住就业底线。
税收减免优惠
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援助对象就业,支持就业困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落实现行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优惠
对就业困难人员、小微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及合伙创业等情形,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支持。
社会保险补贴
鼓励就业困难人员到企业就业、灵活就业,对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以及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
职业培训和评价补贴
支持就业困难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评价补贴。
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对通过市场渠道确实难以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可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与社会救助政策衔接
探索建立促进就业、失业保险、社会救助的联动机制,增强低保对象的就业意愿和就业稳定性。
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环境
保持经济持续较高速度增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和中小企业,发挥不同所有制企业创造就业的能力。
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支持稳岗扩岗
延续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
拓宽就业渠道
加强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支持,培育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绿色经济等就业新增长点。
提升就业技能
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聚焦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重点领域需求。
优化就业服务
组织更多招聘活动,推广“大数据+铁脚板”的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
保障重点群体
重点关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落实就业困难青年专项帮扶行动。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施策,可以有效促进就业,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