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就业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制、毕业时间、学历、联系方式等。
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档案接收地等。
约定内容
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
户口迁入地;
违约责任;
协议自动失效条款、协议终止条款;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履行与责任
各方应严格履行协议,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
其他补充协议
可以包括其他双方协商一致的内容。
此外,就业协议书需要各方签字盖章后方能生效,任何口头承诺都是无效的。在填写就业协议书时,应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通常,就业协议书会一式三份,分别由甲方(用人单位)、乙方(高校毕业生)和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留存,复印件无效。
建议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应充分沟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将所有约定内容详细写入协议书中,以便在后续的就业过程中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