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的“社会十大俗”是指 一些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且显得庸俗的行为或习惯。这些俗气行为反映了某些人虚伪、功利、浅薄的心态。以下是十大俗的具体内容及其解释:
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指那些小有财富的人,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钱财,希望别人知道他们有钱。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虚荣心,而非真正的富有和自信。
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
指那些喜欢在与人交谈时提及自己认识的有钱或有地位的人,以此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攀附和炫耀,缺乏真正的自信和内容。
遇美人必急索登床:
指那些见到美人就急于求欢的行为,表现出一种低俗和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行为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情感交流,仅仅出于生理欲望。
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指那些遇到问路的人时,态度傲慢,不屑一顾。这种行为反映了缺乏教养和同情心,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指那些在朋友聚会时,总是喜欢显摆自己的所谓“才华”,高声朗诵一些平庸甚至酸腐的诗文。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陶醉和炫耀,缺乏真正的才华和内涵。
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
指那些年纪已大的人,仍然喜欢唱一些轻浮的艳曲,表现出一种老而不修的心态。这种行为反映了缺乏自律和审美,沉溺于低俗的娱乐。
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
指那些在给予别人一点小恩小惠后,就大肆宣扬,希望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虚荣和浅薄,试图通过施舍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
指那些在与人交谈时,总是喜欢找茬、挑剔,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华。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挑衅和炫耀,缺乏真正的智慧和修养。
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其态如王:
指那些在借钱时低声下气,一旦被人索债则态度嚣张。这种行为反映了极端的虚伪和自私,缺乏诚信和责任感。
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
指那些在他人面前总是说好听的话,但在背后却常常说别人的坏话。这种行为反映了极端的虚伪和阴险,缺乏真诚和道德。
这些俗气行为不仅影响个人的形象和声誉,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负面影响。林语堂通过这些描述,希望人们能够警醒,避免走上这些庸俗和虚伪的道路,做一个有教养、有内涵、有诚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