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牧民》: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曹植《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左传·昭公元年》:
“临患不忘国,忠也。”
屈原《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礼记·儒行》: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李白《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陆游《病起书怀》:
“位卑未敢忘忧国。”
《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
这些诗句和名言名句表达了诗人们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忠诚,体现了他们为国家繁荣、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