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梗。以下是一些东北好玩且广为流传的梗:
带劲:
在黑龙江,有一种美,叫带劲。
皮儿片儿:
在黑龙江,有一种乱,叫皮儿片儿的。
嗯呐:
在黑龙江,有一种回叫嗯呐。
唠嗑:
在黑龙江,有一种聊天,叫唠嗑。
原先:
在黑龙江,有一种开始,叫原先。
备不住:
在黑龙江,有一种可能,叫备不住。
得瑟:
在黑龙江,有一种显摆,叫得瑟。
皮实:
在黑龙江,有一种坚强,叫皮实。
沙楞的:
在黑龙江,有一种赶紧,叫沙楞的。
麻溜:
东北的快点叫麻溜,干啥呢,麻溜的!别墨迹了。
喉甜:
东北人的甜那也是生动形象的,哎呀妈呀这糖喉嗓子,喉甜喉甜的啊。
刺挠:
东北的痒痒叫刺挠,成烦了让蚊子咬了一口,刺挠死我了。
家巧儿:
东北的麻雀叫家巧儿,小的时候东北的孩子最爱的运动抓家巧也是榜上有名的。
稀罕:
东北的喜欢是稀罕,俺就喜欢隔壁翠花。
嚼酸嚼酸:
东北的酸那是嚼酸嚼酸的,哎呀妈啊,这果没熟,嚼酸嚼酸的。
整:
东北话最爱用的一个字,就是干、做的意思。现在该梗主要跟杰尼龟竖大拇指(来自90后小时候都看过的动画片神奇宝贝)。
杰尼龟:
配上整挺好这个东北台词,一种反差萌效果就立马出来了。
笨的像熊瞎子:
用森林里的动物、事物等开始调侃围坐的朋友。
黑得像老鸨似的:
同上。
犟得像头牛:
同上。
尖得像猴儿似的:
同上。
傻的和狍子一样:
同上。
风刮得,跟小刀子似的:
东北的冬天,那风刮得,跟小刀子似的,割在脸上生疼。可你要是问东北人冷不冷,他们准会说:“不冷不冷,咱这皮糙肉厚的,抗冻!”。
嘎哈啊:
东北人说话常用“嘎哈啊”作为语气词,表示询问或感叹。
埋了咕汰:
东北话中“埋了咕汰”是埋汰的意思,形容一个人不干净或者很邋遢。
老么卡哧眼儿:
形容人又老又丑。
皮儿片儿:
形容家里乱七八糟。
魂儿画儿:
形容脸上抹的东西太多,看起来很脏。
破马张飞:
形容人脾气暴躁,做事冲动。
舞马张枪:
同上。
31. 毛愣三光:形容人做事不认真,总是毛手毛脚。
32. 七吃咯嚓:形容人做事麻利,干净利落。
33. 得儿喝的:形容人不正经,吊儿郎当。
34. 甩(水)裆尿裤:形容人裤子湿了,很不雅观。
35. 披哩扑笼:形容很多人一起跳进水里,场面很热闹。
36. 递溜蒜卦:形容东西不整洁,乱七八糟。
37. 暴土杨长:形容风大,把土都吹起来了。
38. 杨了二正:形容人做事不认真,总是摇摆不定。
39. 搂瓦块儿:形容人长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