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举行周岁在设宴请客方面与过满月基本是一样的。亲友来祝贺,所送的礼物大都是金锁、银锁、金银手镯、脚镯等。送给小孩的鞋帽也是要有一定讲究的,那么传统寿诞习俗之周岁礼俗有哪些?抓周的渊源和礼俗有哪些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周岁礼俗
孩子出生满一年,即为周岁。周岁礼比较隆重,喜庆的周岁宴当然必不可少,同时还要祭祀神灵和祖先。而周岁礼中最具特色的风俗要数“抓周”了。这种传统的仪式,蕴含着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期望与感情。
抓周的渊源
满周岁行“抓周”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抓周,又叫“拈周”、“试儿”,它源于原始人对征兆的信仰,是一种预卜孩子前途和职业的礼俗。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东京梦华录》记载:“至来岁生日,谓之周啐。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啐’。此小儿之盛礼也。”但从资料看,至迟在南北朝时,已有这种风俗,郑珍《芝女周岁》诗云:“为纪啐盘诗,悲忻共填结。”
抓周礼俗
“抓周”的仪式一般在祭拜祖先后进行,祭拜后,在神桌前准备一个米筛,在米筛内放入十几样物品,然后让梳洗干净、穿上新衣的孩子坐在米筛中央,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其紧抓不放的物品来推测孩子未来的职业或嗜好。古时富庶大户家一般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
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寻常百姓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枝、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抓周的习俗现在仍十分流行,不同的是现在的父母们早已不再迷信那些盲目的期盼,而更多注重其中的趣味性,借此增添喜庆气氛。
民俗小百科:本命年
生年地支和生肖十二年一轮,当孩子十二岁时就到了他人生第一个本命年。民间认为这是一个循环的完成,象征圆满,因此旧时常在孩子十二岁生日这天举行圆锁礼,又叫脱锁礼。此后,每过十二年就会有一次本命年。因为古人认为犯太岁不吉利,因此在南北民俗中,都有在本命年挂红避邪躲灾的传统。中国民间崇拜和喜爱红色,认为红色吉祥,且能辟邪,因此有在大年三十,过本命年的人要穿上红色内衣,系上红色腰带,穿上红色袜子的习俗。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寿诞习俗之周岁礼俗,抓周的渊源和礼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火狐警句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