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补助资金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财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管理,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促进就业创业的专项资金。这些资金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就业创业活动,提高就业率和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就业补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原则
注重普惠,重点倾斜 :落实普惠性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用于对地方资金的适当补助,促进各类劳动者公平就业,推动地区间就业协同发展。奖补结合,激励相容:
通过奖励和补助相结合的方式,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就业创业活动,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就业补助资金的分类和用途
就业补助资金主要分为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以及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两类:
对个人和单位的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社会保险补贴
公益性岗位补贴
就业见习补贴
求职创业补贴
一次性求职补贴
一次性创业补贴
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补助
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
其他与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相关的支出
资金来源
就业补助资金的主要来源包括上级财政补助和本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绩效管理和监督
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筹措与管理、做好年度预算及年终统计、会同人社部门完成资金分配下达、按人社部门审核意见拨付资金、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等。
结语
就业补助资金是政府为促进就业创业而设立的重要专项资金,通过多种补贴和补助措施,支持企业和个人参与市场活动,提高整体就业率和经济活力。各地在管理和使用就业补助资金时,应遵循相关原则,确保资金能够公平、有效地用于支持就业创业工作。